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论坛回顾|摄影与数字艺术论坛NO10技术发展给摄影带来的观念突破2022年11月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主办、《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承办的摄影与数字艺术论坛第10期在线上举行。
唐东平教授围绕“不断生成中的摄影”和“摄影人文化身份的转变”两个话题,回溯了摄影术自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数字技术尤其是AI技术即将带来的摄影的美好未来。唐教授结合具体的摄影史案例梳理了摄影发展史里的“跳”,即从“Take a picture”到“Make a picture”再到“Fake a picture”的历史性转变。摄影艺术先是从绘画的历史语境里“跳脱”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魅力评价体系;后又逐步摆脱传统摄影框架,从拍摄现场里“跳脱”出来,进入到数字摄影时代;再又从数字摄影的自我陶醉里“跳脱”出来,进入到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Virtual photography影像创作时代。唐教授认为,历史地来看,摄影的概念、创作观念与理想价值追求,尚处在不断的生成与变革之中,数字技术凸显了早先无相机摄影被忽略了的价值和去物质性,解构了摄影原本的主要特性,如现场性、即时性、瞬间性和写实性等,而AI技术可以扩增摄影创作的去物质性表达,并更大程度地释放人的想象力。在此背景下,伴随时代的变迁和技术手段的更迭,“摄影人文化身份的转变”这一问题凸显,“摄影家”的内涵与外延正在急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摄影与摄影家终将成为历史,实用摄影的工作逐渐都会交由机器来完成,而摄影家将升级为影像管理者PG电子、多媒体跨媒体工作者、影像艺术家或影像作家。唐教授强调整个摄影过程中不可量化的部分才由艺术家来完成,时代呼唤“影像作家”出场,以影像揭示宇宙奥秘、人性和真理。
张辉教授以“多媒体时代的创作之路”为讲述主题,以丰富的个人摄影艺术创作实践和多年的摄影教学经历为样本,就“身处影像爆炸的时代,摄影从业者应该如何去做”这一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张教授认为摄影创作需要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需要和多种学科融会贯通,以及需要同时代需求紧密结合。摄影创作需要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既是指坚持传统的摄影方法,又是指坚持以人文影像的摄影态度传承文化,表达人文关怀和关注现实生活。张教授认为,摄影创作要以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为视角、以影像学为载体,探知未知世界PG电子,还要用人文影像的摄影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摄影创作需要和多种学科融会贯通,既是指摄影要同科学技术相结合,与数字影像、交互设计、互联技术等现代学科交融配合,也是指摄影要同文化背景相结合PG电子。摄影创作同时代需求紧密结合,是指将艺术融入城乡发展建设之中,用摄影传播本民族的艺术和本土文化,让艺术真正起到为社会服务之目的。最后,张教授希望在多媒介时代下,创作者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摄影手段表达自我对世界的认知态度,阐述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希望创作者利用摄影向世界展现中国发展巨变中最为真实的一面,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摄影文献资料。
学术分享结束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系前主任、教授钟建明对两位嘉宾的发言内容进行了回应,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李镇对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主持人阳丽君对参会嘉宾、老师、同学表示感谢。论坛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