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一位乡村电影放映员的光影人生车子停在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街道山顶村壶东文化中心小公园边上,陈杭下车去贴海报,妻子何小菡熟练地把车上的设备一件件搬下来,并整理好电线、音响线。
这辆小面包车跟着他们在乡镇里行走多年,显得有些破旧,车门上“丽影公益数字电影”的字样也褪色了。车里至少放着两套放映设备,剩余空间狭小,人只能紧紧挨着设备坐。
陈杭已记不清他们来了山顶村多少次,“有几十次吧”。幕布就挂在廊桥的两根柱子之间,这是经过多次调整最后固定下来的位置。“挂幕布是个技术活,要考虑到灯光、风向、座位、交通、安全等等,幕布还要挂得平整、挺括。”陈杭一边说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一边爬上爬下,把固定幕布的绳子拉紧,再布好电线、音响线。
去年底,陈杭获评2023年福建省首届最美电影“服务之星”。2001年,三十出头的他来到长乐电影公司成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他做这一行已有20多年。
2008年,长乐为落实国家推出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在235个建制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
陈杭和妻子用多年的积蓄买来设备,拉起一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丽影”公益数字电影放映队。队里有十几个人,其中不少就是原来电影公司的放映员,像陈泽涛从1991年就开始从事电影放映工作。他们都在这里继续着自己热爱的事业。现在,“丽影”公益数字电影放映队的服务范围还扩大到福州的晋安、仓山、马尾等。
陈杭说,小时候长乐农村没有地方看电影,村里放电影是件很隆重的事。“周围村庄的村民早早就在场地等候,放映员一来,全村人都出去迎接,帮助抬设备,然后就是放鞭炮、摆酒席,跟过节一样。”这样的“高光”时刻,让陈杭和他的队员们至今仍觉得放电影是一件崇高神圣的事。
陈杭早年下乡还是放16MM的胶片电影,主机、功放、稳压器、喇叭等一套设备有100多公斤重。路况不好,好多地方车子进不去,设备都是靠人力搬或板车运,放一场电影至少要两个人才行。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松下镇长屿村,这是一个孤岛,要坐40分钟渡船才能到,岛上全是山路,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地方睡,他们就铺张纸皮睡在小学学校里。
那时,村里有大事、喜事时经常会放电影庆祝,有些社区回馈业主或是商业推广活动也会请看电影。“但人们的观影热情已经远不如从前。”陈杭说。
2008年以后就是数字电影了,声音、光线、画质比胶片时代提高了一大截,和城里人平时看的大屏幕投影没有区别,村民的观影体验大为改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的多元,村民眼光也高了,一部片子只能在一个村放映一次。陈杭经常要研究怎样把服务跟上,怎样把放映质量、效果做到最好,不论是几百人的礼堂还是几十户的小山村,都一视同仁。
放映多了,陈杭发现武侠片、战争片最受欢迎。《战狼》《流浪地球》《长津湖》等虽下线已久,但是对于几乎不会去院线看电影的老人、打工者来说,依然“热辣滚烫”。一些老片子经过数字化处理,效果特别好,像《少林寺》《木棉袈裟》等,勾起了不少老人的美好回忆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每次放映这些影片,来的人都特别多,他们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这里也提供了一个休闲交流的空间,一种心灵的慰藉。”
在放电影之前,他们也会放一些科教片,比如垃圾分类、防火、防诈、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片,非常实用,老人家通过电影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当晚放映的是《2019大阅兵》和《胡奇才决战新开岭》,村村通大喇叭也在广而告之。一切准备就绪,村民有的坐有的站,把一个小公园挤得满满当当。
伴随着昂扬铿锵的解说声,前来观影的村民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看威武的军人踏着正步、看威风凛凛的装甲车驶过广场。在4米多宽的大屏幕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多村民深受震撼。62岁的林良华说:“拿多少钱去北京都看不到这个情景,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了。”从山东菏泽来此打工的丁怀仁甚至打开手机视频,向老家的乡亲直播起电影。
趁着这空当,陈杭和妻子叫了一碗面躲在树下快速吃完,又迅速回到放映机旁。这已经成为习惯。“早些年村里没有外卖,经常要饿着肚子,等放映完回家才能吃上饭。有时村里的老人端来鱼丸,让我们感激不尽。”陈杭说。
陈杭夫妇有一对龙凤胎,夫妻俩经常带着孩子一起下乡放电影,颠簸的面包车就是他们的摇篮。“这么多年,最辛苦的还是我老婆,我却从来没有对她说过感谢的话。”陈杭红了眼圈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