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视频导读丨2022年1期《中国摄影》新刊速览相比较西方 200多年的生态观鸟历史,中国从20世纪90年始的大众性观鸟与拍鸟活动起步不算早,但是却快速形成了庞大的群众基础。鸟类摄影,看似捕捉的是灵动的飞羽PG电子,其实是摄影者内心的投射;对鸟类的观看映照着我们对于自然的态度;鸟类摄影中的伦理问题,同样可以延展到其他摄影领域。于是,考察观鸟与拍鸟行为就成了观察摄影生态的重要窗口之一。
摄影家李建淮始终将镜头对准家乡如东的大海,以及海边的人和事。在他时间跨度长达42年的“家在黄海边”系列里,既呈现了如东40多年来地区人文百态,也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中国的摄影以及流行的拍摄方式,在他影像中的鲜明投射与影响。
英国著名的摄影批评家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从作为常识的欧洲艺术史和日常图像分析入手,深刻揭示出观看并非自然行为,视觉文化中隐藏着阶级压迫、性别剥削、资本统治和商业意图,将其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立场和文化分析的批评方法展示得犀利、淋漓。本文讨论此书及其背后深厚的思想、文化、社会背景,兼及其他论著。
在成都当代影像馆正在展出的《私人神话》是马良近年来最大的个人展览,也是马良在与摄影相关的多重媒介之间寻求综合呈现的一次新的尝试,一次与影像、想象PG电子、形象的视觉创造与艺术空间的共舞。
2021年的“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以“10+10”的方式回顾与展望了中国当代摄影的10年过往与未来。从本期开始设立的““TOP20”专栏将每期选择两位新入选者及往届学术回顾邀请展艺术家进行展示本期展示了吴为与蔡东东的作品。两位艺术家的实践都围绕摄影的本质属性记忆展开,但影像的创作方式却形成鲜明对比。吴为将不同的图像类型混合在统一的主题叙事当中,以照片的真实性为记忆担保;而蔡东东却将照片作为装置的一部分进行语义的剥离与延展,使得图像在历史记忆中被破坏的同时在当下生长。
93岁的顾棣被誉为中国红色摄影的司马迁,他一生竭己之力所保护和梳理的中国战争摄影史料以及他拍摄的大量作品,已经成了系统见证战争岁月、社会发展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视觉文献。
这些有关2022北京冬奥工程建设的影像既有来自北京媒体记者和摄影师的镜头之下,又有出自张家口本土摄影师之手。他们用影像见证了奥运工程“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过程,也映射了我们百年奥运之路的曲折和绽放。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摄影家侯贺良从17岁开始就拿起相机,随着胶片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他手中的相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这些具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相机,一直带动着他与时代同步前行,并引发出许多有趣的摄影故事。
经过半年多的设计、打磨,本期杂志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PG电子。我们特邀请操刀杂志设计改版的著名摄影师刘晓翔先生撰文,阐述新版式的设计理念,以期读者理解杂志由内而外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