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AI时代的摄影: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期间,《面向未来的观看——北京国际摄影周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下称“青年展”) 作为摄影周发起策划的聚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挖掘梳理了邸晋军、张克纯、赵欣、丁昱辰、毕振宇、朱柯丁、贾鹏森、侯帅、朱剑辰、沈凌昊十位优秀中青年影像艺术家的作品,以传统湿版工艺摄影、观念艺术、数字影像艺术、影像交互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结合,关注青年的艺术成长与跨界艺术实践,共展出了100多件影像作品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以互动式、沉浸式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觉体验。
10月22日,在青年展展场,还举办了一场名为《AI时代,影像艺术创作的探索与思考》的主题论坛。
论坛邀请法国才华基金会创始人迪迪埃·德·费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岩,北京服装学院摄影系副主任、金像奖获得者董冬,以及参展艺术家朱剑辰、沈凌昊、贾鹏森、侯帅、赵欣等做了主题发言。
2023年10月22日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在中华世纪坛举办“AI时代,影像艺术创作的探索与思考”主题论坛。季春红摄
与会嘉宾围绕AI时代下,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对影像艺术创作的影响,艺术家如何面对现在和未来,AI技术如何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相互作用等话题畅所欲言。论坛现场座无虚席,论坛持续时间长达4小时。
“AI会取代摄影行业吗?”演讲一开始,迪迪埃·德·费耶就抛出了这个问题。他分享了Pablo Corral Vega及Florian Ruiz两位摄影师的作品。
Pablo Corral Vega的主要工作就是用AI去生成一些看起来非常逼真的图像,AI有时会生成一些如恶魔般的作品,有时又会生成一些令人真假难辨的奇幻的作品。这些作品帮助Pablo更好地探索“AI到底是一个怪兽,还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的话题。
法国摄影师Florian Ruiz目前居住在日本,他试图将核泄露之后的放射性物质可视化,通过摄影来展现原子与核辐射。他的作品往往是由上千张摄影作品叠加而成的。他还用AI加工了美国核试验基地附近Google抓取的街头影像,来展现美国核试验所造成的核辐射给附近居民带来的生活上的困扰。其中一张照片中,两位渔民抱着一条大鱼,经过AI的重构和强化,核辐射所带来的悲剧性效果更加明显。
2023年10月22日,一位小朋友在北京国际摄影周上将自己的身体融入到AI影像中。季春红摄
在分享完两位摄影师的作品后,迪迪埃·德·费耶指出,AI不但不会取代摄影,而且两者应该更深度地融合,摄影师应该把AI当作自己的好帮手,在个性化推荐、选片、通过照片内容对照片主题进行分类等方面发挥AI强大的工具属性。
董冬曾经带领学生做过一个项目,将关于杨家岭窑洞的200多张几十k大小的照片还原成高清晰度的照片。项目难度可得知。但董冬带着学生,花了两个月时间,运用AI工具将这些质量比较差的照片修复成影调一致、可以放大到几十厘米的高清照片。
艺术家贾鹏森认为,数字艺术是人类理性思维与艺术感觉巧妙融合一体的艺术,他经常探讨人机交互,以及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情感关系,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呈现独特的宇宙观和对所处世界的思考。他本次的参赛作品《星际物质》就是用艺术的方式,在计算机的协助下,计算生成物的形态后,选择那些超出自然形态认知可视范围的物,再利用3D打印等科技的造物手段以及非自然形成的人工合成材料,塑造出的现实中不存在、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物的形态。“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视界被分为多种,又因运行的真实而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和改变。”他表示。
青年艺术家朱剑辰曾经出版过《星体艺术史:隐形的Z轴》一书,他擅长以算法造型与新材料为媒介,并着眼于展现艺术的未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本次青年展中,他的基因系列作品就以影像的方式来展现了不同的基因蛋白结构。
著名策展人Marisa Keyyem这样评价他的此组作品:“作为观者,我们被带入了这既微观又宏观的多重宇宙,它既是对未来的愿景,也是对不可见的基础设施的存在的致敬。”
“这些作品实际上是通过一种AI或者计算的方式去捕捉到了在极微状态下基因蛋白的一种形态。这些形态通过传统摄影是无法捕捉到的,必须通过微观摄影才能捕捉到。”朱剑辰表示。
青年艺术家沈凌昊擅长运用自己研发的特质光学材料介质,手电筒隐秘的观看感,感光材料下的流动视觉,让观众在发现、参与中探究。本次他参展的作品《绿幕-我是你的影子也是你》是通过特殊光敏材料创造的一面绿色光幕装置,展厅中的特殊光源装置每隔数秒会触发并激活绿幕的感光涂层,形成“留光显影”的光学现象,影子随着时间慢慢消失。作者希望在面对现实的观看中沉淀存在和记忆。在这样的环境中,观者也是创造者。
沈凌昊在发言时称,未来AI对摄影会更具互补性。艺术媒介的创新与艺术理念的创新是共生关系,技术的进步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语法出现在艺术家的创作中的。而艺术的同情性才是艺术最为动人之处,AI因为没有肉身,理解共情是很难的。但未来,复制类型的艺术可能会被AI取代。
侯帅做了《技术迭代对摄影学科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分享。他表示,进入数字时代后,摄影也进入了平民化时代,已经有相当多的摄影艺术家不再遵循传统的摄影创作办法。他指出,新技术的涌现一直是摄影创作风格导向的前提条件,新事物的产生必然带来新的创作空间,也同时带来一定的阻力。侯帅认为AI图像参与摄影创作的是非,应该由创作的目的来判断是否合适,对新技术的使用既要放开怀抱进行接纳,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论坛现场,邓岩就表达了“AI摄影并不存在”的观点。他认为,AI能够影响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取代风雅颂赋比兴这些艺术之美。今天很多AI制作的图片和绘画,其实都否定了人和自然对话的这个前提,所以AI图片和AI绘画都是存在的,但AI摄影并不存在。
“艺术出现以后,出现了无数次的变化,好像最后艺术都没人谈了,都落到了工具上,落到了媒介上。但事实上,即使在今天,我们可能不再选择相机去观看图片了,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其核心来源也是不可跳跃的。”邓岩表示。
侯帅在认可AI具有经济成本低等优势的同时,也指出了AI的局限性:AI图片并非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而且AI是纯逻辑思考,目前对于人类微妙复杂的情感还不能很好地分析理解。
董冬将AI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局限性AI。机械手不停地反复地进行一个非常精准的动作,就属于局限性AI。第二个阶段是通用型AI,它又可分为两类:翻译软件以及Siri这种可以聊天的软件都属于初级的通用型AI;自动驾驶则属于高级的通用型AI,这时大量的貌似可以思考的状态产生。第三个阶段则是超级AI。人类实现超级AI的时候可能就是实现人工智慧的一刹那。
2023年10月25日,观众在《面向未来的观看——北京国际摄影周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展区体验“留光显影”光学现象。季春红 摄
Chat-GPT第一代出现的时候,算点是10的19次方;到Google的stable diffusion那款AI绘画软件,算点达到10的20.5次方;到Chat-GPT 3.5时,算点达到10的23次方,科技的变化真正开始冲击到我们了;到Chat-GPT 4时,算点则突破了10的25次方。
但算力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所有的算力都是有峰值的,到了峰值,如果算力还在不断增加的话,就会产生错误的算力,就可能在产生100个正确答案的同时,也会产生1000个错误答案。所以,目前Chat-GPT 4的10的25次方的算点可能已经超出了我们所需要的算力。
算力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智能的假象”:因为算力高,所有AI都是基于概率而非逻辑运行的,所以当道德层面或者逻辑层面出问题的时候,AI就可能无法做出智慧的选择。例如对于老人横穿马路闯红灯时无人驾驶汽车要不要停车的问题,技术层面可以不停,但人道主义层面,即使违章也一定要停,而这种道德层面的判断是目前AI无法实现的。
在董冬的构想中,未来超级AI可能是,有一个主体的大算力的AI,旁边还有精准的AI环绕,为它输送精准的信息。到了这一天,我们所希望的人工智慧就真正出现了。
我们现场还采访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光明网光明图片事业部总监季春红。他就AI图片能否用于新闻报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AI图片是不能用于新闻纪实和新闻摄影的;但对于影像镜头无法抵达的特殊题材,例如载人飞船穿越大气层的动态图谱,在几百公里外的太空进行空间交会对接的场景,运用AI技术生成示意图就是比较好的呈现方式。不过,要想得到更加逼真的场景,必须要有对航天相关技术足够了解、对外太空环境足够熟悉的人来进行场景描述,只有这样AI系统才能完全理解创作意图和指令,才能产生好的作品。
他同时表示,能够做出好的AI摄影作品的人,一定具有足够的图片解码能力,他同样也能在现实生活中用镜头去拍摄出更好的作品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因为AI和摄影是共通的,只有你具有同样的水平,才能走进AI,也同样能从AI虚拟的世界走向现实、发现和记录现实。
本次论坛主持人、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赵迎新在总结中,回望历史,历数了波兰哲学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在1964年出版的《技术大全》一书中超前预言了AI、虚拟现实等事物,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仅凭大脑知觉和认知提出了模θ函数等3900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数学公式,达芬奇在雕塑、建筑学方面的才华远超时代等案例后,抛出一个问题“历史上人类的情感和哲思先于科学,我们这个时代的先知将如何超越以指数级速度提升的人工智能,影像艺术在未来将如何演绎?艺术家将以怎样的身份在后人类时代存在?” ……
“每一次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会为人类带来更便捷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时引发思想激荡。AI时代的影像艺术家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以未来的视角观看现实的世界?如何与未来相遇?”……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