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重要通知!中传复试材料评议最新要求言归正传,今天我们一起来为大家解读一下通知,争取让大家一看就懂,照我们说的准备就可以应对材料评议。
材料的提交人员是参加中传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的全体考生。5、2月中下旬就要交了报考材料须通过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提交,不可通过其他途径提交。
1.基本信息(1)有效居民身份证(2)学籍学历证明(3)本科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本科就读院校教务部门公章)(4)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作品(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或作品说明等)(5)硕士阶段科研设想或专业实践计划(6)外国语水平证书(7)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8)思想品德考核表(9)诚信考试承诺书
近3年内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最多提交3项能反映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高水平教材、文艺新闻出版作品、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以及其他具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作成果等,须按重要程度排序)。
除上述要求外,我校部分专业(方向)对代表作提交有特殊要求,详见《附件:部分专业(方向)代表作提交要求》。报考相关专业(方向)的考生须按要求提交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1)各类获奖证书(包括学科竞赛获奖、文学艺术创作获奖等)(2)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3)各类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获奖,如成果或项目为多人共同完成,须注明排名顺序(4)社会服务、实习实践、志愿活动等(包括参军入伍服兵役、国际组织实习、支教等,须注明时间、地区及岗位)(5)担任学生干部情况(任期须满一年)(6)德智体美劳荣誉获奖(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以及各类文体比赛获奖等)(7)其他能证明自身社会贡献度方面的材料
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的电子版材料。另外,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供满足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的《入伍批准书》(即男性/女性公民应征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个人简历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陈述一下自己的教育经历、学习经历、实习经历吗,但是个人简历做的如何,会直接影响老师打分的第一印象。作为个人陈述的开篇,我们必须要慎重对待。个人简历设计的要求包括:简单大气、信息丰富、重点突出、履历连贯。大家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比较好看的个人简历模板,研究上五六份,基本就知道如何填写了。建议大家提供的个人简历能够包括以下内容:个人基本信息求学经历实践经历科研能力作品成果
这些内容也是根据提交报考材料的要求来设计的,所以务必要呈现出来。此外,简历不需要多么花哨,反而简洁、重点突出是最好的。大家注意,这份简历是导师们筛选优秀人才的一个材料,不是社会上的求职简历,因此,要结合研究生教育要求来思考,突出与教育背景、学术研究、实习实践相关的内容。我模拟了一份简历,为大家提供参考。
自我评价要求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展开,并且要结合自身的长处和弱项进行全面评价。注意!是全面评价!也就是说,既要有有点,也要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自我评价遵循的原则:全面客观、三观端正、亮点凸显。
德这一部分,除了道德之外,还要强调自己的立场。建议大家不要一上来就写得太虚,不要说空话,而是用自身实际案例来证明你具备良好的道德和坚定的立场。例如,何时入党、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平时是否 会学习理论等等。
如果你的成绩不错,麻烦你可劲儿的夸夸自己。直接用你的成绩、绩点、奖学金、比赛成绩来说话。成绩一般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常去图书馆,看过哪些书,对报考学科浓厚的兴趣来说,虽然成绩一般,但是在技能方面储备丰富,例如自学PS、PR、摄影摄像、编程等,可以把本科专业的所有技能都放进来。老师们也很喜欢技能加持的学生哦~
潜台词就是:老师,我身体倍儿棒,以后无论是熬夜、拍片子、剪辑、做科研,身体都没问题,可以帮您做很多事情,请放心用我,一直用我!比如,擅长游泳、喜欢跑步,如果有获奖,也是加分项!如果你的专长也是导师喜欢的体育项目,说不定缘分就来了!
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报考中传的学生,很多专业都会对美学有一定的要求。毕竟咱们中传也是精致的学校,审美跟不上怎么行呢?例如,报考新闻学院的学生,至少知道什么样的新闻摄影更有视觉冲击力;报考电视学院的学生,必须清楚构图和镜头美学吧。所以,在个人陈述中,可以把自己拍摄的作品放进去,或者突出你阅读过的美学类的研究和资料。例如蒋勋的《蒋勋艺术美学》,陈丹青的《局部》等等。
重点突出你很勤快,不懒惰即可。如果是农村孩子,可以写写做过哪些农活,从劳动中学到了什么品质;此外,还可以突出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总之,要告诉老师,你是一个勤劳、没有拖延症的孩子,能够任劳任怨完成导师交办的任务。
自我评价这一部分也不用大书特书,只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即可。当然,这一部分也要客观一些,适当说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当然,一定不要是原则性的硬伤。具体怎么写缺点,怎样可以避重就轻,师姐在上课时候会告诉大家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
这一部分必须慎重对待,情真意切、具体清晰!不要写得“假大空”,空谈理想和情怀的人,老师们见多了;写得“苦大愁深”,太多煽情就会很假,要注意分寸!
深造读博,从事教育或理论研究工作新闻机构从事新闻报道生产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相关领域工作考公务员
建议,大家的职业规划并不一定非得是你未来真正的就业方向。最好是与报考专业方向相契合的规划,这样也能让老师看到你的兴趣和专注度。如果报考纪录片方向,可以规划今后希望参与纪录片创作的工作;如果你报考的是新闻实务方向,可以规划毕业后进主流媒体,做记者编辑。
这一部分可以适当的略写。可以从学校育人的角度去写,例如如何把立德树人的工作贯穿于专业学习中,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建议不用写得太大、太空,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小建议就好。比如如何加强课程思政,改变授课教学的方式,采用观看影片、参观展览等方式。
针对于个人如何践行立德树人,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在学习中如何遵守学术规范,如何提升理论修养,以及以后在工作中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来写。
如果外语能力强,可以突出自己的外语交际和外文文献的阅读视听能力,明确自己能够参与涉及外语文献的调研和与外国人的访谈交流项目,导师们也希望能找一个语言小助手,做起科研来更便利一些。
如果实践能力强,可以把自己参与的实践作品罗列一下,写一些作品的采访手记或者是心得体会。突出自己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方面的能力。
如果有一技之长,比如会拍片子,运营短视频,那么你就突出你在视频、影像方面的特长;如果你爱做直播,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要求,说说这对于你今后做现场直播报道有帮助等等。
比如,有同学之前学习播音主持,考全媒体新闻实务方向,那就可以考虑去研究直播时代的出镜记者相关的问题;有同学之前学食品安全相关专业,考应用新闻学,那就可以考虑研究食品安全报道或者健康传播相关的问题。
记得之前有一年,一个同学考广告学院的品牌传播方向,他本科学习的体育管理,貌似没有太大关系,但是这位同学本科论文研究的是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品牌运营。当时时间紧迫,不能从容地考虑科研设想,我们就给建议说,就直接把本科毕业论文做成科研设想,只是这次更侧重品牌营销。最后,从逆袭考上的结果倒推,这个科研设想,应该还是可以的。
这个适合本专业考研,或者自己专业或者本科论文不太好跟所考专业方向科研设想搭上关系,但是自己一直在关注所考专业方向领域的某个话题的同学。如果是本专业,那就好说了。
如果是跨专业,那得建议你一定要注意侧重从所考专业方向要求而不是单纯从你兴趣点来。比如如果你对科技方面非常感兴趣,所考专业方向为全媒体新闻实务,那你就可以考虑研究科技报道或者科学传播。只是要注意,要侧重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而不是科技本身的角度来研究。
这个合适所有同学,但是有个巨大的坑,那就是这个热点本身一定要具有研究价值,同时你自己也要有研究的可能性。比如,此前很多人去研究VR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相关问题,选题本身可以,但是如果你连VR是什么都不清楚,对技术完全不了解,就不建议去碰这个热点了。
近两年,与疫情相关的选题肯定是热门研究方向。肯定会有很多人做这个选题,比如我们可以研究危机报道、健康传播,可以研究主流媒体在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创新,甚至可以对比多年前的SARS报道与现在的新冠肺炎报道,可以从媒体技术、环境、报道视角等角度进行研究。
但是,由于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写这类选题,那么你的研究角度一定要精准;而且,热点选题往往可供参考的文献有限,你得保证它有研究价值并且引用的专业理论要适配。很多人在做科研设想的时候,老想着做出一个巨牛的,牛到让老师觉得惊为天人的,这不太现实。
既然科研设想只反映科研能力,而我们又仅仅只是本科毕业生,那就是说,其实是可以允许有不足的。所以,通过科研设想展示你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即可,千万不要为了追求“高深”,自己都搞不懂。
很多同学都会提前去查导师的研究课题,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你千万不要为了“迎合”老师,故意选择与老师所专门研究的具体领域或者选题。
如果这位老师到时也在面试现场,老师看到你的选题一定会很感兴趣,如果老师问到你相关的问题,你回答不上,或者回答得与老师研究的内容有出入,老师就很容易指出你的“软肋”,如果这时你反应不过来,开始“胡编乱造”,那就太尴尬了。
所以,无论你选择什么选题,你自己一定都要有十足的把握!因为这个也是你是可以自由选择并且可以提前准备的。不能出任何纰漏。
更重要的是,你应该提前预料到自己科研设想的BUG,并提前做好填坑准备,以备在复试现场万一老师直接问到之需。比如,有同学当年考试的科研设想是“碎片化时代新闻类网站的深度报道发展研究”,这就有个巨大的BUG,因为碎片化阅读和深度报道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东西。他预估到老师肯定会发现这个“坑”,并准备推他“入坑”,所以他提前做了一个准备。结果,面试现场果然被问到:“你怎么理解这种矛盾”,他听到问题后,从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进行了回答。从得分情况来倒推,老师应该还是比较认可的。比如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有个同学的科研设想研究的是方言广播,从价值到角度再到方法,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到后来,时间已经不够的情况下,发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新闻类广播不能用方言来播出节目。也就是说,所谓方言新闻类广播是违法的。发现这个问题后,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只能采用了一种最保守的填坑方法:直接承认自己研究的不足,并表达希望以后进入学校学习后,继续研究和提升的愿望。从结果来,应该也算是没有被这个直接坑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惊险过关。所以,提前预想好可能的坑,并准备好填坑方法,非常重要。怎么样?说得很全了吧!